位置导航:

首页>>新闻系统>>教学管理>>理论学习>>正文

教学工作细则
时 间:13-09-12 16:55:33  来 源:

二、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落实

⒈每新学年,新学期开始,教务处、教育教学研究室、教研组、科任教师均要根据学校教学计划和工作实际,制定教研组、科任教师的计划一式二份。一份交教务处,一份自存。计划要内容具体、并措施明确,保证落实到位。

⒉各学科教学计划内容一般应具备

⑴对学生基础知识,基本技能、学习方法和非智力因素的调查了解和意见。

⑵对教材进行分析,正确理解《课程标准》的要求和教材内容,提出教材的重点和难点。

⑶提出教学任务和目标。

⑷落实教学任务和要求,有提高质量的具体措施。

⑸教学进度安排。

⑹教学改革实验项目。

⒊学校教学计划每学期由教务处制定,经校务会议讨论定案,开学初向全体教师宣布执行。其它教学计划于开学后一周内制定。教务处于第二周收齐计划,组织审定,然后交有关人员执行。

⒋教务处要对教学计划的实施定期检查,调整并进行期末总结。

三、备课

⒈备课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,是上好课的前提,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。每位教师要做到超周备课,坚持上课前一周送教研组长审批。每人的教案签审次数应与全学期授课周数相符。教研组长审阅教案主要依据下列标准:

⑴教案是否按照教学计划的要求进行备课教学。

⑵每周的教案数是否与课时数相符合。

⑶教案是否反映了教材内容,所确定的重点、难点、关键点是否准确,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恰当。

⑷书写教案是否符合要求。

未经审批签字的教案不能使用。不备课不能上课,违者按教学事故行为处理,不认真备课的要给予以批评教育。

⒉备课要做到备课程标准、备教材、备学生,备教法、备学法,在此基础上设计教学过程,写好教案(含板书设计)。

⒊坚持集体备课,学科教研组或备课组要坚持每两周召集教师集体备课,并做到“三定”(定时间、定内容、定中心发言人);“三研”(研究重点、难点,研究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,研究教法、学法)。

⒋教案格式,详略深浅由教师根据目标要求和学生情况而定,主要内容应包括:

⑴教学目的和要求(教学目标);

⑵重点、难点;

⑶课型、主要教学方法;

⑷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、教具等手段的使用。

⑸教学步骤;

⑹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;

⑺板书设计;

⑻作业内容;

⑼教学信息反馈,课后反思。

⒌教务处负责教案的检查、登记,每学期至少两次。教案质量不以字数论高低,主要看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明确,教学设计是否恰当,训练内容是否落实,依人依科的实际给予恰当评定。教案原则上老教师写简案、青年教师写详案。在备课中,青年教师要主动争取老教师指导,老教师应热情帮助青年教师备好课,新老教师要互相学习。不允许用往年的教案完全替代现行教案。不允许以课本、资料上的评注圈点为由不写教案。青年教师必须写教后反思,其他教师提倡写教后反思。

四、上课

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。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内容组织引导学生学习基础知识、培养能力,发展智力,同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。

⒈上课前的准备:

⑴上课前教师必须准备好所用教学用具、仪器、挂图及媒体等资源,带上教案,教材及其它上课必备的参考书,坚决杜绝无教案上课。

⑵教师上课前一分钟必须到达教室或其它教学地点,督促学生做好上课准备。

⑶检查自己仪容仪表是否整洁。

⑷实验课应及早通知实验室。

⒉课堂上对教师的要求:

⑴上课铃响后,应及时进入教室,组织上课,不得迟到。

⑵课堂上不得吸烟,接打电话,不准看报刊杂志,不做与教学无关的事。

⑶精神饱满,不得坐着或趴在讲桌上讲课(确系年老体弱者需教务处同意)。

教师应严格控制课堂秩序,保证学生安全。

⑸教师应在下课铃响后,立即宣布下课,并向学生还礼后再出教室,课后若是眼保健操或课间操时间,应督促学生做眼保健操或课间操。

|<< << < 1 2 3 4 5 > >> >>|
 新闻排行
 图片新闻
版权所有:天水市逸夫实验中学